原文刊於數位典藏部落格
坐在信義區的咖啡店二樓,看著在都會叢林中來來往往的上班族,我在音樂聲中等待Digital Taipei 2009這項數位內容盛會的開幕。今天的臺灣,除了滿足於電腦製造大國的地位,更積極地朝向數位文化應用大國的方向邁進。
我們的父執輩,在太平洋戰爭後的斷垣殘壁中勉力求生,憑藉著勤樸篤實的價值觀,靠著製造業、靠著代工,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也開創了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但是,花無百日紅,我們的優勢不可能永遠保持,世界的時間、世界的脈動,更是瞬息萬變。也因此我們除了承繼勤懇的價值觀之外,更得要抓住變化的時機,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時代的挑戰。
從臺灣歷史的角度,產業結構的變化事實上大得超乎你我想像。1860年代臺灣開港,將臺灣重新導入全球經濟體系中(上一回則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1624-1662的統治期間)。茶、糖、樟腦、米、能源(基隆與北臺灣的煤礦),曾是臺灣出口大宗,這種經濟貿易結構的轉型與政權的更迭(日本統治臺灣),或許也正是臺灣邁入近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同1950-80年代臺灣從農業轉入製造業,提供中產階級生成的養分,從而帶動了臺灣脫離威權體制、邁向民主的環境一般。
另外一個較難考察、但卻也實實在在曾經在島嶼歷史上發生過的產業革命,則發生在距今大約兩千年前。雖然連橫先生在《臺灣通史》一書中曾說:「臺灣固無史也」(臺灣本來就沒有歷史)。但是沒有文字史料,並不代表這個島嶼只有雲豹與櫻花鉤吻鮭生活。事實上,早在數萬年前,史前人類就已經在臺灣各處活動;最遲到了距今五千年前左右,臺灣的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從採集狩獵,邁入農業時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也從完全仰賴大自然的恩賜,逐漸轉變為「透過自身勞力與技術、改變自然環境為我所用」的境界。
從五萬年前到至今兩千年前,考古學家發現,這個階段的臺灣史前人類,在生活工具上主要以石頭、動物骨角牙、木等材質為主。而此時臺灣人對於自然界材料的認知不只細緻,更發展出一套跨海交換體系。許多臺灣西海岸考古遺址所出土的石器,以及在澎湖群島南港遺址四處散棄的石器廢料分析結果,考古學家驚訝地發現,臺灣石器的原料明顯來自於澎湖的玄武岩,而就澎湖遺址的規模來看,這絕對是一個有能力滿足整個西部臺灣需求的石器供應中心。
距今兩千年前的芝山岩與台北盆地,出現了少數具有強烈中國大陸文化要素的青銅箭鏃,但是這些箭鏃的數量太少,流轉到臺灣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意外。而在臺灣各地大多數文化處於利用石器耕耘、操縱大自然的時刻,另外一群居住在觀音山、淡水河與臺灣海峽相會之處的人們,則在工藝技術的應用層面邁入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八里十三行,是目前臺灣考古研究中所發現最早利用金屬器的一個考古遺址。
當然,臺灣並沒有豐沛的鐵礦脈,因此考古學家對於十三行人為何懂得煉鐵?鐵礦原料從何而來?仍然存有許多疑問。有人認為煉鐵技術是自外地傳播而來,有人認為十三行文化人的鐵礦砂,是來自於北臺灣海岸零星散布的鐵礦砂,也有人認為「破船也有三千釘」,十三行人的鐵礦來源是廢物利用思維的產物。無論如何,考古學家在十三行遺址發現了大片已經過提煉的鐵礦砂廢渣、已經朽爛的鐵器,以及為數眾多、具有特殊美學風格的青銅器。懂得運用金屬工具,並不只是代表切獸肉更方便,更意味著臺灣史前人類在自然資源認知、職業分工與對外貿易關係的劃時代革命!
等到西班牙人來到北臺灣的時刻,傳教士觀察北臺灣的原住民之後,留下了一批珍貴的文獻紀錄。他們發現「此地的原住民是其他部落的雙手與雙腳」。他們靠著木工、鐵匠的技術,製造其他部落所需要的工具。他們大方地與漢人、日本人貿易,行之有年。用獸皮、砂金交換工具、瓷器,再帶著這些來自海外的珍稀貨品,遊走叫賣於語言可通行之處。而在這潛移默化之中,臺灣各地的人群,也漸漸認識了金屬工具,脫離了原本的石器時代...逐漸進入了由風與帆推動的大航海時代、來到了一座宏偉浩瀚、名叫做「全球化」的宮殿中,開始另外一段悲喜交集的歷史。
掀開歷史的布幔,臺灣的產業結構,並非如靜湖般不變。重新回味這段歷史,或許會讓我們在面對明日的時候,多出一份源自於腳下土地的踏實感與溫暖力量。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