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光影中,回到1960

本文原刊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我們來不及參與1950、1960、那個屬於藝霞歌舞劇團的輝煌年代,但是透過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影音典藏,我們仍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神遊那個美好的藝霞年代。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特別從國家電影資料館公開於Vcenter影音中心五千多支影音中,為讀者篩選出以下13支1953到1967年,和舞蹈娛樂事業相關的新聞片,請您慢慢品味、欣賞!



1953年,民族舞蹈晚會



1955年,黛比蕾娜來台勞軍



1956年,黃清石勞軍演唱



1957年,黃清石歌舞團表演



1957年,許清誥古典芭蕾舞欣賞會



1961年,東寶歌舞團表演



1961年,睡美人舞劇



 1962年,「吳鳳」一片的歌舞場面



1962年,李淑芬歌舞團



1963年,芸霞音樂舞蹈劇團表演(藝霞的前身)



1962年,鮑伯霍伯及拉娜透娜來台慰勞美軍



1966年,巴黎歌舞團來台(恰好是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的那一年...) 



1967年,松竹歌劇團來台公演



從這些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1950、60冷戰年代的台灣,各種不同根源的文化,在這個島嶼相遇,激盪出藝術與庶民文化並進的火花,也形塑今天台灣兼容並蓄、充滿國際色彩的文化性格。透過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的成果,我們在這些黑白影像中,似乎又找到了通往過去美好回憶的那扇窗口...。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異人的足跡II」找回我們對土地的熱愛與承諾

本文原刊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身為台灣人的您,一定知曉、也曾讚嘆總統府、台北賓館、台灣文學館等日本殖民時期西洋建築華麗壯觀的美感。但您知道,是誰催生這些建築嗎?而7月15日,又是那位台灣史上重要人物的冥誕呢?是誰把西洋醫學帶來台灣?我們平常吃的台灣米,又是誰栽培出來的呢?



在7月15日總統府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140年冥誕前夕,由國史館與公共電視共同製作,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最新成果發表:「異人的足跡II」影音出版記者會,於7月14日下午在國家戲劇院熱烈舉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四分項劉靜怡主持人、國史館林滿紅館長、公共電視郭至楨副總經理、台大農藝系榮譽教授賴光隆與教授郭華仁、新樓醫院董事長冬聰凜、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講座教授謝順景等長官貴賓出席記者會。

台灣四面環海,在漫長的歷史上本來就有許多外來文化要素參雜其中,造就島嶼美麗多元的身世背景。因此「異人的足跡」系列影音商品,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對這些外籍人士在台灣走過足跡與貢獻的追尋,讓每一位觀眾能夠認識島嶼美麗而深邃的歷史。


即將在七月份推出的「異人的足跡II」,便以「打造台灣公共建築風貌的舵手─森山松之助」、「引進台灣現代醫學的先驅─馬雅各」、「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磯永吉」三位與台灣近代建築、醫學、宗教與農業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外籍人士為主角。國史館林滿紅館長表示,透過國史館典藏史料之數位化,以及公共電視富有人文深度的影像敘事手法,這些外國人為福爾摩沙奉獻的點點滴滴,必定能得到最美好的呈現。


劉靜怡主持人表示,台灣歷史上許多社會發展的重要軌跡,事實上都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心血之下得到保存;而透過國史館與公共電視這類型的合作案,將能協助更多社會大眾認識我們的歷史與文化。而公共電視郭至楨副總經理則表示,公共電視十分榮幸再度參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該計畫,自上個月推出「數位生活1等e」節目,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將台灣最新數位內容發展帶入每個家庭,歷經半年多製作「異人的足跡II」影音出版,則是將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智慧介紹給國人,民眾更可以隨著專書按圖索驥,來一趟時光之旅。



「福音來台百(三十)年,上帝恩典算無離,代代結出好果子,今咱感謝當吟詩,
醫療傳送做開始,服務社會造福利,起造教育定根基,民間傳授白話字。」

記者會現場並發表三支紀錄片精華篇,在「異人的足跡II」當中,製作團隊蒐集大量珍貴史料、輔以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深度訪談,加上富有詩意的影像運鏡及背景音樂,讓觀眾重回三段珍貴的時光。而在精華篇放映結束後,公共電視還安排學者專家,針對三段影片進行背景知識補充講座。台大農藝系賴光隆榮譽教授回憶起他參加磯永吉先生七十大壽光景、國史館歐素瑛協修提出台北市公共建設與日本殖民體系之間的關連,以及新樓醫院董事長冬聰凜先生以台語搭配平埔族西拉雅古調所吟誦之詩:「福音來台百(三十)年,上帝恩典算無離,代代結出好果子,今咱感謝當吟詩,醫療傳送做開始,服務社會造福利,起造教育定根基,民間傳授白話字。」或許殖民時期的歷史,仍有不少爭論與詮釋的空間,但是透過這些豐碩的記憶與研究,我們得以重新找回不分族群、超越國界,對於這塊土地的愛、承諾與勇氣。











該影音出版品將於2009年7月底發行上市,每位一本專書並附贈一張紀錄片DVD,建議售價新台幣399元, 98年9月1日前訂購全套(三本專書、三張DVD)首批,可享79折優惠,歡迎民眾自七月底上公視網站訂購(www.pts.org.tw)。

延伸新聞閱讀
〈一同踏上異人的足跡〉國史館  周國敬先生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第八卷第六期
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ProgramTourismContent.php?nid=2811&lid=238
森山松之助 台灣建築,因他轉為華麗  聯合報 2009年7月15日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019352.shtml
烏山頭水庫登世遺 「八田」來助力  自由時報 2009年6月12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2/today-south9.htm
推動烏山頭水利系統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http://seed.agron.ntu.edu.tw/hatta/

膠捲掰掰,長銷74年柯達膠捲走入歷史

本文原刊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在數位攝影稱王的年代,膠捲與幻燈片似乎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攝影生活,珍惜每張底片按下快門的攝影師魂,也被可以修改、可以嘗試錯誤的數位記憶卡所取代。無論我們喜不喜歡這種潮流,柯達,這家老牌膠捲幻燈片生產商,已經於2009年6月22日宣布,
將於今年停產長銷74年的「Kodachrome」。


柯達公司於1935年推出Kodachrome膠捲,由於色彩鮮豔、保存時限長久,因此受到專業攝影師與一般大眾的青睞,成為相當成功的膠捲商品。許多深深撼動世人的優秀攝影作品(如甘迺迪總統遇刺鏡頭、或是Steve McCurry的阿富汗少女),都是運用Kodachrome所留下的珍貴人類歷史紀錄。


由於柯達膠捲極為普及,1949年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在命名一處位於猶他州的盆地時,就以學會成員隨身所攜帶的柯達命名為「Kodachrome Basin」;而美國歌手Paul Simon在1973年所發行的專輯「There Goes Rhymin' Simon」中,也曾為柯達Kodachrome高歌一曲。




Paul Simon的Kodakchrome,1973年作品,今天不是媽媽拿走膠捲,是市場拿走了...



今日,在柯達公司的營收當中,只有不到1%來自Kodachrome。事實上在1980-90年代膠捲攝影的全盛時期,Kodachrome就遭到來自富士軟片的強烈挑戰;而在數位攝影技術逐漸商業化、普及化之後,Kodachrome 銷量更是一落千丈。柯達公司也從傳統的膠捲生產商,轉型為數位影像的服務商。

在數位革命的浪潮下,柯達儘管在商業經營上採取務實的作法,但是仍將在網站上開闢
典藏專區,收藏並展示那些運用Kodachrome所拍攝的經典影像。

台灣各大學術典藏單位,早年應當也曾大量運用柯達進行影像記錄與保存工作;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數位化成果中,也可能有不少老影像是運用柯達膠捲所拍攝。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時期,筆者所服務的單位就曾經將以幻燈片所記錄的考古田野影像加以掃描,如今已經可以在資料庫上自由瀏覽。








或許一項產品走入黃昏,令我們這些經歷過兩個時代的人感傷;但是透過數位化,這些膠捲所承載的影像與凝結一瞬間的時空,仍然會在二十一世紀繼續以鮮明的姿態,活現在我們與子子孫孫的眼前。

延伸新聞閱讀柯達幻燈片,走入歷史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24日
柯達公司官方新聞稿
柯達公司向Kodachrome致敬文章
柯達公司Kodachrome經典作品欣賞

歷史藝術,與你的優雅生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選14」網站報導

本文原刊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優雅、小而美、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軌跡,一直是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帶給社會大眾的印象。2009年,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與新穎的資訊呈現手法,史博館之「館藏精選14」,要請您感受歷史藝術的豐美,讓您一來再來!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數以萬計的珍貴歷史文物,無論是華夏文明瑰寶,抑或是張大千、溥心畬、常玉、馬白水等近代藝術大家巨作,還是常民生活中的民居用物,個個有著深刻而豐富的故事內涵。史博館自館藏分類項目、獨特性、豐富性、年代、地域、意義脈絡等層面考量,精挑細選出十四件館藏:張大千《四軸聯屏大墨荷》、溥心畬《鍾馗除鬼圖》、清代《無量壽佛大藏畫》、甘國寶《虎》、常玉《四女裸像》、馬白水《太魯閣之美》、唐代《三彩加藍人面鎮墓獸》、陳明遠《紫砂柳條八果》、漢代《熹平石經殘石》、北魏《九層石塔》、東周《蟠龍方壺》青銅器、《牙雕八仙》、《花鳥刺繡橫批》、《彩繪雕花供案》,作為史博館和年輕族群之間溝通的橋樑。

層層流暢的東方意象帶出十四位史博館巨星、流水線條營造出充滿律動感而具震撼力的網頁環境,正是館藏精選14給人的第一印象。充滿直覺、操作簡便的瀏覽方式,更令人期待未來館藏精選14在Microsoft Windows7Surface上的表現!



      藝術人文薈萃,虛擬跨越古今      讓我們把回憶中的南海路輕輕拾起,浮現腦海的或許便是那一派悠閒與綠意,在那溫暖午後開心綻放、飄逸生姿的荷花,還有那濃郁的藝術人文氣息。走進館藏精選14,史博館將這條條充滿驚喜的散步路線,呈現在你我的眼前,喚起那深藏心中、屬於老台北南區的美好生活記憶。
 除了實存的荷花外,我們走入0與1的世界後,典藏在史博館中張大千大師的畫荷,更活生生地躍動在螢幕之前;讓我們能回溯到1945年那炎熱的夏日,大千大師是如何帶著興奮心情,留下這幅傳世巨作。從史博館典藏的大師食譜與宴客菜單當中,我們更深刻體認,大師不只是運用他的肉眼與雙手作畫、繪下朵朵墨荷,他更將荷入菜,透過美食,運用五官、五感享受荷的存在,讓荷用優雅的腳步、走進生活的每一角落。大師對生活美學的實踐,於今觀之、賞之仍然令人神往!


專家知識來加持,博物故事趣橫生
      博物館的珍貴除了典藏實體本身外,每件典藏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與故事,更是讓典藏得以在時代中找到新生命的不二法門。在館藏精選14中,史博館特別整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跨博物館資源,說出了十四個精采絕倫的故事。以蟠龍方壺為例,網友除可欣賞史博館典藏本尊外,還能夠欣賞典藏在其他博物館的類似文物,更能在動畫引領之下、輕鬆習得青銅器的鑄造工法,嘆服古匠人的工藝巧思。



網路世界新定位、年輕族群為優先
      對21世紀的博物館網路經營來說,除了訴說博物館本身的故事之外,透過網路建立大眾與博物館的穩定關係,也是新世紀博物館的努力目標。館藏精選14在規劃之初,便廣納網路趨勢觀察者與blogger的意見,明確將18-40歲年輕族群鎖定為主要目標使用者,因此在操作功能設計、螢幕背景替換、配樂選曲等層面,都予人友善而耳目一新之感。說真的,光聽著館藏精選14的配樂,就是一種享受!
      透過文化商品的線上展示,各類教材、桌面與blog貼紙的下載,史博館的典藏與知識,更能夠透過不同的場域與手法,吸引不同的使用族群造訪。相信隨著更多使用者所提供的寶貴經驗累積,
館藏精選14的質量也會越來越精采、豐富。




當我們看著館藏精選14細膩雋永的《花鳥刺繡橫批》,不禁想起曾和LV合作的台灣藝術家林明弘的作品。或許史博館的典藏,可以成為林明弘下一階段的創作來源?或是運用這些文化涵養的土壤,培育出下一位響譽全球的藝術工作者?…文化總是蘊含無限可能,來趟館藏精選14,讓歷史與藝術走進妳/你的世界吧!


本文蒙國立歷史博物館辛治寧助理研究員協助甚多,特此致謝!文責當由本編輯小組自負。
延伸新聞閱讀
辛治寧,〈博物館網站的雙面膠功能----史博館《館藏精選14》建置過程有感〉《歷史文物月刊》第185期
辛治寧,〈《
加入「我的最愛」──是要最高檔的》精讀 歷史博館館藏〉人間福報2009年1月11日預購微笑彩俑,發出幸福微笑 民生@報 2009年5月18日伊通公園‧林明弘介紹
2006 Louis Vuitton Taipei

「重建京華──唐代長安城及其里坊結構的數碼復原工程」演講專題報導



數位科技的進步,使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復原又踏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連搜尋引擎巨人Google也投入至古羅馬城的復原工作中。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才強教授主講「重建京華──唐代長安城及其里坊結構的數碼復原工程」,揭示了許多文資研究保存工作的可能性。

王教授自
1995年開始,便投入到唐代長安城的數位化復原工作當中。王教授重新檢視了以下幾大類的相關資料,作為唐代長安城復原資料的參考:
(1)   正史文獻
(2)   古地圖,如北宋呂大防的〈長安圖〉
(3)   遊記:當時的長安在東西貿易交通網絡上扮演極重要角色,許多伊斯蘭旅行家也曾到此並且留下紀錄。
(4)   唐詩與文學
(5)   考古出土資料:如敦煌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以及西安現址的考古發掘工作成果
(6)   外國同期建築與史料:唐長安城的建築佈局與規劃,同時也為當時周邊其他國家所仿效,如日本的藤原京、長岡京建築及相關建築資料(延喜式)
(7)   現存建築:如五臺山佛教建築

透過對跨領域史料的研究與整合,王教授除了復原長安城全景,與明德門、朱雀大街、永寧坊、東西兩市等重要城市地景外,更針對當時唐長安城的人口密度、城市結構與《周禮考工記》之間關係等城市史、文化史議題,提出了新的看法與佐證。

目前,唐長安城復原成果已進入虛擬實境建構階段,未來在成果網站「
A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Tang Chang’an(預計今年下半年上線),使用者甚至可在線上即時操作、自由行走在復原的長安城中。主持這項演講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王汎森院士表示,往昔在唐人小說中曾讀到主人公在長安城內行過一個又一個的街坊,但僅能透過個人的想像力去還原小說場景,如今有了3D復原長安城,對於歷史研究者與文化愛好者實在是一大福音。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典藏有甚多珍貴的文化資產,例如台灣聚落考古(十三行遺址)、殷墟考古,或是台灣各地城市發展史復原(如台南王城、台北古城),相信在數位化技術與人文跨領域學科的合作下,也都有機會在數位世界當中找到一席之地,成為具有潛力的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新聞:
新加坡教授利用電腦科技重造長安城 國際在線 2004210
Google Earth revives ancient RomeBBC News 20081112

2008年中央研究院Open House‧歷史語言研究所活動報導

本文原刊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Open House 活動是中央研究院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一場知識的嘉年華會饗宴,每年都有許多熱情的朋友前來共襄盛舉。而為了讓更多朋友們瞭解歷史文化研究及數位典藏成果,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特別配合Open House,舉辦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活動,讓歷史「活起來」了!

在歷史文物陳列館地下室,熱烈進行的是「數位學習與文化體驗--九宮格闖關」遊戲。我們特別依照史語所各大典藏主題特性,設計一系列闖關活動。這九關分別是:史語所數位資源介紹及有獎徵答、阿文的冒險、我的考古剪貼簿、人要衣裝、墨影留形、寫奏章、漢簡編繩教學、詩情畫意、讀聖賢書知聖賢事等九大關卡,提供各種各樣歷史文化體驗。


   在墨影留形當中,我們的來賓可以親手體驗古代人拓印的工法,將優雅美觀的佛教造像石刻仿製件拓印下來帶回家,成為本次參加中研院Open House的紀念品。


   本所考古分支所開發的教育電腦遊戲,一向兼具教育性及趣味性等兩大特質。在這次的Open house活動中,考古分支亦安排了「阿文的冒險」、「我的考古剪貼簿」兩款電腦遊戲,讓大朋友小朋友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台灣及大陸考古知識。


我們常常在「環珠格格」、「雍正王朝」等連續劇中,看到明清宮廷裡皇帝與大臣之間詔書、奏章來往議事的情景。事實上,史語所就典藏了一批極為珍貴的明清檔案史料。而在Open House中,明清分支同仁就設計了寫奏章活動,讓來賓可以站在大臣的立場,體驗書寫奏章時小心翼翼、深恐口舌之禍的歷史情境,相當有趣。


漢簡編繩體驗也是一絕。史語所在1930年代,曾經在內蒙古居延地方,發現一批漢代簡牘,詳細記載當時漢朝邊塞在軍事、政治與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批簡牘除了是我們通往漢朝社會的一扇珍貴窗口外,由科技史的角度,這批簡牘也正好告訴我們在紙張還沒發明之前,人們書寫與留下文字記錄的方式。因此我們設計了漢簡編繩活動,讓大家可以體驗兩千年前的漢朝人,是如何運用木簡與繩子編串成冊,成為流傳千古的紀錄。


在眾多活動中,又以西南少數民族分支所提供的「人要衣裝」,最受來賓注目。史語所民族學家在19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又重回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工作,購藏了具有特色的當地民族服飾。而這次為了院區開放活動,特別準備了數套苗族女性及巫師的傳統服飾。民眾可以親自試穿各類傳統服飾,並且在同仁的解說之下,認識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學習尊重異己。


     而在歷史文物陳列館內外,還同樣安排有各式活動,例如同樣由考古分支所提供的「小蓉的挑戰書」遊戲,就讓來賓可以自己親手製作各類考古頭盔、人面陶罐等紙模型,滿足巧手朋友們的願望。


在館內外,史語所也應用典藏圖像,製作了各式各樣的人形立牌,提供民眾合影服務,希望能夠讓前來參觀的民眾,留下美好的體驗與回憶。


今年的Open House 已經於10月25日圓滿落幕。總結本次院區開放活動,史語所數位典藏活動即有超過1100人次民眾造訪。而令人動容的,並不只是參訪人數上的多寡;更在於我們跟去年的自己比較起來,提供了更多有趣味的活動,讓來賓們的臉上充滿笑容;而民眾也得以透過更多面向、接觸到更具深度的歷史文化知識。我們誠摯歡迎今年沒有造訪中央研究院的朋友,明年來南港走走,一同享受這場知性與趣味性兼具的知識饗宴!

在南港,遇見胡適



對一般人來說,提起胡適,腦海中會浮現甚麼呢?
「眼翳病?」(中間第二個字還想不太起來怎麼念)
「國文課本?」(因為只記得在國文課上課時有念過胡適的文章)
「老子都不老子了!」(一百年前的粗口…)
「胡適的台語要怎麼念?Ho ShiHo Shing?」(音近台語的蒼蠅…)
「我是胡適主義的信徒!」(某教長的發言)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名言錦句
等等等

白話文的火車頭
  胡適和他生存的年代,與今天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截然不同,是一個傳統中國儒家禮教秩序如夕陽殘照,青年們蓬勃的生命力有太多的問題、正急切地找尋宣洩出口的時代。就他所處的時代來說,青年胡適是個不折不扣的叛逆青年,除了「老子都不老子了!」之外,他更勇於從根本的思考及語言活動上挑戰傳統。掌控東亞儒家文化圈的「之乎者也」書寫模式,就是由胡適為首的那一群「新青年」所打破的。沒有他們,恐怕今天新詩大家余光中公和我們,都還醬在那古文的缸裡,滿身酸臭,爬不出韓柳唐宋八大家的框框。

自由與容忍的追求者
  除了文字運用上的自由之外,胡適一生追求的,更在於思考上的自由,他對歷史有著深刻的興趣,對於前人所持的歷史觀點,並不囫圇吞棗,他勇於質疑舊權威,但並不無的放矢胡亂批判,但求以實證出發,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針對每一問題進行思辨,找出真相。而他在政治上,追求的是有秩序的民主,雖然他認為「容忍比自由重要」,但是對於法西斯傾向的左右派權威,卻也總是不假辭色地加以針砭與抗拒。無論在中國近代史,或是臺灣史上,胡適在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總是具有強烈的在野性格。而他與雷震催生《自由中國》,跨越省籍的藩籬,共同為臺灣社會的自由與人權奮鬥,對極權體制保持批判與抵抗的態度,更是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一筆。

文化資產的守護者
    胡適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上,也曾經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1938-1942年間,胡適曾經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在當時中華民國獨力對抗日本侵略,歐美國家尚無意投入亞洲戰局的時刻,胡適先生以一位學者出身的大使,扮演了稱職的外交官角色。相信他溫文儒雅的風範,與堅持民主自由的精神,必定替當時中華民國的外交形象加分不少。而很少有人知道,胡適先生在駐美大使期間,還曾經積極奔走,協助當時的中國學者將1930年代、由瑞典學者Folke Bergman 所發現的居延漢簡,由戰火肆虐的中國,輾轉運往安全的美國保存。這批居延漢簡,現典藏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更完成了數位典藏,可以說是一扇通往兩千年前內蒙古漢朝邊塞社會文化生活的珍貴窗口。倘若沒有胡適先生與其他學人們的守護,這批文化資產,恐怕不是毀於中日戰爭的兵禍,就是喪於文化大革命的狂流中。因此,胡適先生在保存文化遺產的努力,實在值得我們頂禮致敬!

身為一個平凡人
    除了作為一個世代中代表性的傳奇人物之外,我們透過了胡適所遺留下的文物、墨寶與他的故居,仍然能夠深刻地體會到胡適生命中平凡的一面。胡適早年奉媒妁之言,13歲不過國一新生的年紀、即與江冬秀女士訂婚、結褵數十年。而他在往後的學思歷程上,亦有韋蓮司女士為伴,但是這段柏拉圖式的戀愛,情感與義理間的選擇,胡適終究是膽小而沒有如時下偶像劇的劇情一般「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覺」,他並沒有像人間四月天那年代的徐志摩一般浪漫,擁有為了愛情自由不惜與社會為敵的勇氣,他選擇的是義理一個在今天的社會中看來格格不入的選擇。

    撇開那帶點悲劇色彩的感情生活,胡適同時也是個慈祥的老人、大家長型的人物。在他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期間,他不只積極替剛剛搬遷到南港的中央研究院同仁謀取福利,改善大家的生活,他更關心週邊舊庄社區孩童們的教育狀況,協助國民小學的設置。這種不只埋首學問,更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做法,至今仍然是值得我們效法與實踐的典範。

胡適伯伯有練過,弟弟妹妹不要學
    不過,胡適當然也有一些更屬凡人、「胡適伯伯有練過、弟弟妹妹不要學」的小缺陷。我們都知道,跟圖書館或是別人借來的圖書,應該要好好珍惜、完璧歸趙才對。胡適先生曾經向歷史語言研究所申借過《水滸傳》等幾本圖書,學思如泉湧、智識淵博的他,毫不猶豫地就在書本內頁中提下了他的讀書札記洋洋灑灑數百字。幸好胡適先生書法有練過,內容言之更是有物,不然要是像我這樣的貨色寫了字,恐怕只有被後代人嘲笑的份。

通往過去的多種旅程
  中央研究院成立已然八十載,而自胡適先生過世,也已經匆匆奔過了四十多年的春秋,但是無論在南港的中央研究院,或是在01的虛擬世界中,胡適仍然鮮明地與我們同在。
  今天在南港中央研究院旁邊的小山丘上,我們可以瞻仰胡先生的墓園。而每年胡適先生過世的日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同仁,仍然會在胡適先生的墓碑前擺上花束,表達對這位一代學人的追念。在胡適紀念館,當我們緩步行過當年胡適先生的書房臥室的時候,時光彷彿凝結、回到了1960年代,我們仍然能鮮活地感受到那股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無限智慧韶光的氛圍

  胡適先生所留下的手書題記,以及他所爬疏的文字點滴,至今仍安靜地躺在胡適紀念館、歷史文物陳列館等博物館空間,成為通往過去光輝之旅的空間紐帶。而在01的網路世界中,您更可以透過數位典藏的力量,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嚐試著去認識這位已然遠去卻又在我們心中留下鮮活記憶的胡適先生。

參考網站
胡適紀念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代簡牘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是好物!談碧璽與故宮、科博典藏


我想我應該是個很奇怪的人吧!現在已經不是數位典藏的從業人員了,可是卻偏偏還是希望從數位典藏裡面找力量

新服務的民間企業是一家年輕有朝氣,也正在商場上努力尋找定位的寶石公司,而這家公司主要的營業項目是一種叫做碧璽(Tourmaline)的寶石。其實呢如果是從前地質主題典藏的同仁,大概馬上就會丟一句:「Tourmaline?電氣石就電氣石,叫啥碧璽?」確實,在幾百年前,歐洲的物理學家剛剛接觸Tourmaline時,就發現如果物理學家加熱碧璽,那麼晶體的兩端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電荷。這也是在地質學與礦物學中,Tourmaline被換做「電氣石」的主要原因。不過,在美學經濟當道的年代,不管是商品的內涵、抑或是商品的名稱,都得要符合「美學」(不然就是要特奇醜怪得無以附加,例如菜色盛裝得像便便的馬桶餐廳之流,才有辦法喚起消費者的好奇與注意)。電氣石?聽起來一點也不討喜,不明究裡還以為這種石頭能夠發電咧!用電氣石當商品名,搞不好有人會認為我們在賣健康能量商品那就不是公司創立、想在精品業闖天下的本意了。因為這次的任務特殊,所以我們還是管這種玩意叫「碧璽」吧!仔細想想「碧」、「璽」,兩個玉字偏旁,一個字是美玉、另一個字是帝王之印,多討喜而堂皇的名字啊!華人就是抗拒不了玉字偏旁

不過碧璽對中華文化來說,其實也是種舶來品。最早認識碧璽的文明,應該是南亞與印度次大陸吧!據說,碧璽這個字,便是從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對!就是美女Janet廣告紅茶的那個國家當地僧伽羅(Sinhalese)語中的Turmali一詞轉變而來。Turmali的原意據說是「混合」,這似乎也象徵著碧璽這種寶石在色澤種類的多樣性。有紅色、綠色、藍色、紅綠雙色近年來又有種霓虹藍的碧璽,碧璽還真是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的寶石。在網路上遇到一位很用心、運用自己經費搞寶石礦物資料庫的JeeAnn先生,在他的blog裡面,就可以看到許多碧璽的圖片。

JeeAnn的寶石礦物blog
回到碧璽的故事。儘管對聯省共和國來說,最輝煌的時光已經逐漸成為過往光輝的回憶,不過在1730年代,阿姆斯特丹仍然是荷蘭與歐洲重要的商港之一。一群從遙遠的南亞結束貿易航海之旅,歸航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水手,偶然帶回來幾顆漂亮的石頭,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角碧璽。港邊頑皮的孩子們,忍不住拿起這種美麗的石頭把玩摩擦;不擦則矣,一擦才發現:原來這種石頭是會吸引灰塵的呢!所以荷蘭人也管這玩意叫作吸灰石」,這也就是歐洲人初次和電氣石結緣的經過,至於科學家仔細檢驗這種寶石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則是後話(行筆至此,忍不住想,要是今天商品名稱通通改成吸灰石,不曉得生意會不會好….)

讓我們的心緒前往十八世紀東方的中國,身為當時世界頭等強權的清朝皇族權貴,也已經開始運用這種寶石,作為身分地位的象徵。在清末民初的典籍石雅中,曾經對於碧璽有著這麼一段敘述 :「碧亞么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清會典圖云:妃嬪頂用碧亞么。滇海虞衡志稱:碧霞璽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紀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稱碧亞,或作璧璽,然已無問其名之所由來者,惟為異域方言,則無疑耳。」換言之,碧璽對於中土清室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自遠方而來的驚喜,當時清廷御用造辦處,總是會在每一件為帝王后妃們費心打造、巧奪天工的服飾賞玩用品完成時,留下這件物品品名、用甚麼寶石打造的Metadata資訊。雖然這類御用工藝品,在浩瀚的兩岸故宮收藏裡面,並不若翠玉白菜或是歷朝書畫器物一般,擁有著擲地有聲的知名度;不過倘若有人願意仔細研究,或許也是一條整合地質學、寶石礦物、宮廷生活史與貿易史的跨學科新知識領域也說不定

今天的碧璽,基本上是被歸類在半寶石之類,因此除了頂級綠碧璽、紅寶碧璽、藍碧璽與帕拉依巴碧璽之外,一般寶石市場上所流通的碧璽與其他寶石相較下,可以說是有著平易近人的價格。不過在清朝時,一寸四方碧璽值當千兩銀,也只有帝后朝珠、權貴頂戴與飾品玩賞小物會飾有碧璽,當年如果不是有錢有閒階級,還真玩不起這種寶石。只是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翡翠、玉、珊瑚在市場上取得優勢,也就逐漸演變成為東方人心目中的傳統寶石。畢竟這些東西,都是大自然的產出,只是因為文化與時空環境的流變,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人們,會賦與物件不同的價值。西方人愛鑽石,而東方人愛翡翠、愛玉,春蘭秋菊各有千秋,文化絕對是件決定性的要素。

再多聊點八卦,民間盛傳清末權傾一時的慈禧太后,也是碧璽的愛好者。傳說我們的老佛爺宮中曾經典藏了一個雙色碧璽枕頭,這種碧璽因為顏色為紅中帶綠,所以還有個渾名叫西瓜碧璽。睡了這種枕頭,據說可以延年益壽。也有稗官野史道,愛好碧璽的慈禧,還曾經命人打造了個碧璽蓮花,下葬時就葬在屍身之旁。不過清室的權威,到了共和時代已然煙消雲散。1929年軍閥孫殿英所部還曾挖開慈禧太后的陵寢,隨葬品皆於亂兵當中劫掠一空。也因此,碧璽儘管傳說多多,大家的腦海中要勾勒出碧璽的形象還真的不容易。

敝公司的執行長大人應邀至扶輪社演講,講題除了要介紹敝公司剛爭取到的榮耀: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蕊的帕拉依巴碧璽之外,科技業出身的執行長又突發奇想,要公司幫忙找找碧璽的歷史與皇室貴冑的關聯,他老人家想順便唬唬這些整天浸淫在數字與財報中打滾的執行長與董事長們,讓碧璽的價值因文化而更顯發揚光大。天啊!剛剛接下這個任務的我,只覺五雷轟頂所有寶石書,不管中文西文,雖然都大勒勒地寫了慈禧太后有碧璽枕頭、碧璽蓮花,不過我上哪裡找這兩樣東西啊?都碼被軍閥中飽私囊去了吧!天曉得現在這玩意在誰手上?但是,我突然轉念一想:甚麼地方收藏了清朝皇室珍寶?是故宮。故宮還參加了數位典藏呢!所以我趕緊上了故宮的數位典藏網站,憑著對文物的一點點認識,勾選了一些欄位,以碧璽做為蒐尋的關鍵字,還真的有找到數位化的資料呢!一來為了尊重智慧財產權,二來也因為故宮的數位典藏系統非常優秀,因此我就以網址代替圖片,得要麻煩大家點進去來瞧瞧這些皇家珍寶了。

故宮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可以用器物的功能去檢索,也可以直接點以下筆者所羅列的網址直接看圖。
耳飾類(按照臺北故宮器物數位典藏的關鍵字分類)
  金嵌珠翠寶石花卉耳環
手飾類(按照臺北故宮器物數位典藏的關鍵字分類)
  玳瑁嵌珠寶花卉指甲套
  金嵌珠寶戒子

除了我們在metadata上所瀏覽到的文物說明之外,根據公司專家的視覺鑑定,大家在照片上所看到呈玫瑰粉色的寶石,就是碧璽的廬山真面目。不過傳統清宮中所喜好的粉色碧璽,如今在寶石市場上的價值並不十分高昂,現今當道的碧璽,不是會發出藍綠色的霓光,不然就是紅得火紅、藍得沁藍,兩百年前那種溫柔婉約的粉紅色碧璽,已經如同王謝堂前的燕子,偶然飛入百姓家裡的衣櫃首飾盒中了。
另外,數位典藏聯合目錄也是好物!同樣是故宮的典藏品,在聯合目錄裡邊我又找到了一件好東西。而且我還沒有刻意跑到聯合目錄裡面去進行檢索,是靠著在Google上面Key in 「碧璽」這個關鍵字所搜尋到的結果,多讚哪!
  銀鍍金碧璽花卉簪(建議複製貼上)

雖然靠著數位典藏,我完成了公司所交辦的任務(P.S.:執行長大樂,不過只有敬我一盅酒,完全沒有提到加薪的事情,唉!),但是大學時主修文化人類學的我,對於寶石與礦物的科學知識,卻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於是我又把頭腦動到了數位典藏的頭上,國內有哪些博物館機構有可能會收藏電氣石呢?(對!你要在科學教育博物館裡面找到東西,就得乖乖進入他們的命名知識體系裡面)剛好在離職前因公務關係,常常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我就鼓起勇氣,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數位典藏計畫裡面逛逛,啊哈!我的預感完全正確,果然用電氣石作為搜索關鍵字是對的:

自然與人文數位典藏博物館
鋰電氣石介紹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不僅有相當豐富的標本典藏,還替各種不同的礦物寶石撰寫了學術權威參考性與可讀性兼具的說明,足夠讓我對公司主要營運項目,擁有基礎的認識!

所以呢數位典藏是好物,有數位典藏,真好!

參考網路資源

碧璽(Tourmaline)與電氣石的基礎知識
JeeAnn的寶石礦物blog

故宮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自然與人文數位典藏博物館